:::


Name | Chi Chang |
---|---|
Office_Hour | (二)6.7、(三)3.4 |
Office phone number | 7734-3196 |
chang-chi@ntnu.edu.tw |
Category | Full-Time |
---|---|
Job title | Instructor |
註:底下資料可能僅顯示網頁所有人一個人的名字。
- 期刊論文
- 張琪、謝宜蓉(2019)。臺灣戶外教育發展現況及未來趨勢之探討。體驗教育學報,12。(接受刊登)。
- 鄭志富、張琪、王豐家、黃國恩(2019)華人運動團隊差序式領導模式之建構。體育學報,52(2)。(接受刊登)。
- 黃淑貞、邱佳玉、張琪、黃俊彥(2014)。由2013年新規則探討大專組女子競技體操成績與技術發展之趨勢。運動健康休閒學報,5,110-117。。
- 張琪. (2014). 體操遊戲──[天旋地轉] 之滾出樂趣. 學校體育, (140), 69-75.。
- 施致平、張琪、倪瑛蓮 (2012) 。運動管理學:臺灣之研究現況與趨勢分析。體育學報,45(3),167-178。。
- 張琪、張鈴(2012)。指令與動作發生的時間差-從體操選手的身體論述出發。中華體育季刊,26(1),125-131。。
- 黃淑貞、張秀卿、張琪(2012)。分析女子競技體操運動的難、美、新、穩結構編配與觀賞性價值。身體活動與運動科學學刊,1(2) ,27-33。。
- 張琪(2008)體育(運動)志工實施現況之探討-以臺北縣政府體育處體育志工板橋分隊為例。北縣體育,23,29-34。。
- 研討會論文
- Chang, C., Huang, X. J. & Li, C. Y. (2015).The Training Program of Recreational Instructor in Taiwan-The issue and challenge.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osium o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., Saporo, Japan.。
- Cheng, C. F., Chang, C., Hsiung, T. T., & Huang, X. J. (2015). Social value for sport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society.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osium o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., Saporo, Japan.。
- 張琪(2014年11月)。一位競技體操選手遊戲性的轉變-以懷金格文明發展之觀點(口頭)。2014年國際運動哲學學術研討會,臺北市立大學。(獲優秀論文獎)。
- 洪國銘、張琪(2013年10月)。生命中壓力的試煉-談運動場到職場的連結(口頭)。2013年運動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,台北海洋技術學院。。
- 洪國銘、張琪(2012年12月)。中學體育組長工作壓力因應之「道」-菜鳥組長的自我敘述(海報)。2012年國際運動哲學研討會,臺灣師範大學體育館。。
- Cheng, C. F., Tsai, H. H., Kuo, C. C., Chang, C.,Weng, S. W., & Tai, Y. H. (2012). The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verification of a career development counseling model for Taiwanese athletes [Abstract]. Paper presented at The 8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Sport Management (AASM) Conference. Chang-Chewen, China.。
- 張琪、鄭志富(2011)。領導型態、組織氣氛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-以臺北縣政府體育處體育志工隊為例(摘要)。2011體育運動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(頁306)。臺北市:臺灣運動教育學會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。。
- 張琪(2006年12月)。體育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-以板橋體育場志工大隊為例(海報)。2006體育運動學術團體聯合年會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館。。
- 張琪(2006/12/16-2006/12/17)。體育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-以板橋體育場志工大隊為例。2006體育運動學術團體聯合年會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。
- Ching, W. C., & Chang, C. (2010, October). Action-reflection learning for skill courses: the case of gymnastics i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. The AIESEP 2010 International Congress held in A Coruña.。
- 學術研究計畫
- 張琪(2018/10/01-2019/12/31)。106-107學年度(107-108年)國民中小學體操教學推動計畫。教育部。(107A0168)。協同/共同主持人。
- 張琪(2017/08/01-2020/07/31)。運動團隊差序式領導之研究:運動員親疏歸類模式建構與多層級量化分析。科技部(原國科會)。(MOST106-2410-H-003-098-MY3)。協同/共同主持人。
- 張琪(2017/03/01-2017/05/31)。105-106學年度(106-107年)國民中小學體操教學四年推動計畫-第4年計畫。教育部。(106A0071)。協同/共同主持人。
- 張琪(2014/08/01-2015/07/31)。運動參與對華人社會價值之探討。科技部(原國科會)。(MOST 103-2410-H-003-121)。協同/共同主持人。
- 其他著作
- 張琪(2016)。支撐能力。載於教育部體育署(主編),國小體操進階教材(23-30頁)。台北市:教育部。。
- 張琪(2015)。平衡能力。載於教育部體育署(主編),國小體操中階教材(15-26頁)。台北市:教育部體育署。。
- 張琪(2014)。平衡能力。載於教育部體育署(主編),國小體操初階教材(48-65頁)。台北市:教育部。。
- 張琪(2008-6)。領導型態組織氣氛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-以臺北縣政府體育處體育志工隊為例(0)。臺灣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。0。
- 張琪、張鈴、江麗玉(2005)。運動方法-體操。載於中華民國體育學會(主編),2005學生體適能學習手冊(國小19-31頁、國中21-33、高中職19-31頁)。台北市:教育部。。